返贫监测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农户自主申报
农户可以通过现场申报、扫码申报、“裕农通”平台申报、热线电话申报等多种方式自主申报监测对象。
基层干部排查
村级网格长组织人员对农户自主申报、村组网格监测、部门推送风险信息逐一进行入户核查,填写《风险线索入户核查表》,并进行综合研判,确定拟纳入监测对象名单。
部门筛查预警
各行业部门通过筛查预警系统发现潜在风险农户,并将信息推送至村级组织。
认定程序
入户核查核实:对农户的家庭收入、支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返贫致贫风险等情况进行详细核查,填写相关核查表。
村级评议公示:组织村民代表、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等进行民主评议,并在村级公示栏公示拟纳入监测对象名单,公示期不少于5天。
乡镇核查初审:镇级监测员对村级上报的拟纳入监测对象资料进行复核,重点审核信息的真实性、风险类型的准确性、帮扶措施的针对性等,并确定监测联系人。
县级综合审定:县级乡村振兴部门对乡级上报的拟纳入监测对象名单进行最终审定,并公告监测对象名单。
信息比对与录入
县级监管员组织相关部门监测员对拟纳入监测对象开展信息比对,结果反馈至镇级监测员。对存在慎重纳入监测对象情况的,由村级再次组织民主评议,如通过则按程序上报。
乡镇将监测对象名单报县级乡村振兴部门备案,并将监测对象信息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同时建立村级监测帮扶档案。
帮扶措施落实
对通过认定程序的监测对象,及时落实帮扶措施,包括生活救助、产业扶持、就业援助等,并通过“绿色通道”先行救助。
通过以上程序,可以确保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陷入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从而有效防止贫困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