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税金计算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公式为: 月度收入 - 5000元(免征额) - 专项扣除(如三险一金等) - 专项附加扣除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查找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根据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中查找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目前,我国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
计算应纳税额
使用公式“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来计算应缴纳的税款。
计算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 =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 缴税。
示例计算
假设某员工月工资为14000元,无专项附加扣除:
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 = 14000 - 5000 - 0 - 0 = 9000元。
查找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根据税率表,9000元对应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元。
计算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 = 9000 × 10% - 210 = 690元。
计算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 = 14000 - 五险一金 - 690。
建议
了解税收政策:建议定期关注税法政策的更新,以便及时了解税率表和扣除标准的变化。
保留相关凭证:在计算工资税金时,保留好所有扣除项目的相关凭证,如五险一金缴纳记录、专项附加扣除证明等,以便在需要时提供。
使用计算工具:可以使用在线个税计算工具或手机应用,输入工资收入和相关扣除信息,快速计算出应缴税款和实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