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低保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提出申请
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如果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准备申请材料
申请人需要准备包括申请书、身份证明、收入证明、财产证明等相关的申请材料。如果有特殊情况,如残疾或重大疾病,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提交申请并等待审核
将准备好的申请材料提交至当地社区或村委会,由他们进行初步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材料上报至乡镇(街道)民政部门,再由民政部门对申请人的家庭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审核与调查
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会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查验评议记录,并进行入户调查,据实填写审查意见后报送到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公示与监督
审核通过后,申请人的信息将在社区或村委会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向民政部门反映,民政部门将进行核实处理。
审批与发放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按照一定比例入户抽查。审查通过后,将在申请人所在村、社区公布,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定期核查管理
低保对象需要接受定期核查,确保其家庭经济状况符合低保标准。民政部门会进行定时核查管理,确保低保资金的正确使用。
建议申请人在申请低保时,仔细了解当地政策,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材料,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申请,以确保申请过程顺利,能够及时获得低保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