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起诉的立案程序如下:
准备材料
起诉状:详细列出离婚的理由和具体诉求。
身份证明:如身份证、户口本等。
结婚证:证明婚姻关系。
相关证据:如财产清单、子女抚养情况、感情破裂的证据等。
选择法院
一般由被告所在地或双方约定的法院管辖。
提交材料
携带准备好的材料到法院立案大厅办理立案手续。
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接受证据材料清单》等。
法院受理
法院会审查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符合立案条件的,法院会当场立案或7日内通知立案,并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
缴纳诉讼费
根据立案通知书缴纳诉讼费,一般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
涉及财产分割的,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等待法院通知
法院立案后,将缴费票据与材料交给立案庭,回家等待通知。
法院会安排开庭时间,并将诉状副本、证据及其他材料送达给被告,同时通知原告领取开庭传票。
调解程序
诉前调解:非必经程序,但有助于双方在法官主持下达成和解。
庭前调解:法定必经程序,开庭前进行,调解不成则进入审判程序。
诉中调解:开庭时法官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继续审判。
开庭审理
审判期限:简易程序3个月,普通程序6个月,可延长。
开庭流程:确认身份、宣读纪律、诉请答辩、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
判决结果
法院在审理阶段会先尝试进行调解,尽力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调解不成,则安排开庭审理,最终根据庭审情况作出判决。
建议:
起诉离婚前,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律规定。
缴纳诉讼费后,务必保留好缴费凭证,以便后续查询和核对。
在整个诉讼过程中,保持与法院的沟通,及时了解案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