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计算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工资计算基础
月工资:以员工每月的实际收入为基础。
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根据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进行计算。
考虑工作时间和出勤情况
年工作日:365天 - 104天(休息日) - 13天(法定节假日) = 248天。
季工作日:248天 ÷ 4季 = 62天/季。
月工作日:248天 ÷ 12月 = 20.67天/月。
工作小时数: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计算各类工资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 ÷ (月计薪天数 × 8小时)。
加班工资:根据员工的工作时长和加班系数进行计算。
计件工资:根据员工完成的工作量和计件单价进行计算。
扣除相关费用
社会保险和公积金:根据国家和地方规定扣除员工应缴纳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费用。
个人所得税:根据员工的收入情况和国家税收政策扣除个人所得税。
其他扣除:如迟到、早退、请假等所对应的扣款。
计算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 = 月工资 - 各类扣除费用。
工资发放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记录和保存
用人单位应记录和保存员工的工资计算过程和结果,以备后续查询和审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一条。
这些步骤和程序确保了工资计算的准确性和合法性,保障了劳动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