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投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组建境外投资项目团队
境内企业需要组建包括技术、财务与市场人员、法律顾问、人力资源顾问等在内的项目团队。
建议聘请境内律师作为总法律顾问,统筹协调和选聘境外律师,以全程把控风险。
签署交易前期文件
为防止信息泄露,境内企业需与合作方和中介服务机构签署保密协议。
签署投资意向书、谅解备忘录、条款清单等前期交易文件,以推进后续工作。
与境外投资监管机关进行事先沟通
境内企业应及时与发改委、商务部、国资委、外管局等监管部门沟通,了解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监管政策,以及办理核准或备案的具体流程和资料要求。
开展尽职调查
尽职调查包括法律、财务、税务、技术、商业、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调查,是评估和防范目标项目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境内投资者申请境外投资
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具备相应资质和信用良好的投资者可以申请境外投资。
通过区县商务局提出申请,提交申请表、企业营业执照、境外企业章程、董事会决议等材料。
发改委立项与备案
向发改部门提交项目信息、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获得核准或备案,并发放相应文件。
商务部审核发证
向商务部门提交企业基本信息、境外投资计划等材料,获得《企业境外投资证书》。
外汇管理局备案
在银行完成外汇登记,报告投资金额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并获取《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
具体地区审批流程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规定,可能还需要进行额外的审批或备案,例如在自贸区或特定区域的投资可能需要额外的手续。
实施ODI
完成上述所有步骤后,企业可以正式实施境外投资计划。
建议境内企业在进行境外投资前,仔细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投资项目的合规性和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