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诉讼程序采用什么

时间:2025-01-25 08:47:09 手机游戏

我国诉讼程序主要采用 两审终审制。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即告终结,法律规定两审终审是为了及时纠正错误的判决,并维护审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在民事诉讼中,具体的诉讼程序包括:

诉讼阶段:

准备好诉讼所需的相关材料,书写诉讼状,如实把事情的经过用书面形式表述。

受理阶段:

法院会对诉求进行查验,符合受理标准的,依照法律规定程序,法院决定对此立案。

审理前准备阶段:

法院会给被告发放传票,传唤被告,这期间可以互相拿出相关证据,期间双方可以调解。

开庭阶段:

法院正式受理,进行对此事的调查,双方的辩论,以及评议到最后的宣判。

此外,民事诉讼程序还包括一审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又称上诉程序或终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

在刑事诉讼中,诉讼程序主要包括:

起诉:

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

受理:

法院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立案:

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开庭:

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审理:

包括法庭调查阶段和法庭辩论阶段。

判决:

法庭辩论终结后,应当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

在行政诉讼中,诉讼程序主要包括:

起诉: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受理:

法院受理后,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立案:

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开庭:

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审理:

包括法庭调查阶段和法庭辩论阶段。

判决:

法庭辩论终结后,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综上所述,我国诉讼程序采用两审终审制,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