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债的正常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确定管辖法院
根据被告的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选择法院提起诉讼。若存在多个被告,可选择其中一个被告所在地的法院起诉,或根据法律规定选择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
准备起诉状和证据材料
起诉状应包括双方身份信息、请求内容、事实和理由等。
证据材料应涵盖借款证据(如欠条、借条、微信聊天记录、短信聊天记录、电话录音等)和支付凭证(如转账记录、银行流水、收条、证人证言等)。
提交起诉状和证据材料
将诉状和证据材料一式三份(或更多,取决于被告数量)提交给法院,并携带身份证及其复印件。若在原告所在地法院起诉,还需准备户口原件和复印件。
立案
法院在接收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后,若符合立案条件,将登记立案,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若需要补充材料,会在规定时间内决定是否立案。
开庭审理
开庭时,双方需提交相关证据材料为自己辩护,围绕争议焦点进行辩论。简单的债务纠纷通常只需重复借款原因和事实。
等待判决
法院在审理结束后将作出判决。若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判决书须在五日内送达原告和被告。
申请执行
拿到判决书后,若被告未履行还款义务,原告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程序包括查封、扣押、拍卖被告的财产等措施,以强制其履行还款义务。
建议在讨债过程中优先考虑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整个过程中,保留好所有相关证据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