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环评)是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减轻不利影响的措施的过程。以下是环评的基本程序:
确定环评类别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确定项目是否需要办理环评手续,以及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选择环评单位
如果项目需要编制报告书或报告表,企业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评单位进行编制。可以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查询环评机构的信用、实力和相关人员。
准备申报材料
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批申请、环评文件纸质版和电子版、公众参与说明(报告书类项目提供)、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立项批复等。
提交申请
建设单位应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提交申请,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公众参与方面,对于报告书类项目,需要提供公众参与说明,包括听取公众意见、咨询专家意见。
审批流程
生态环境部门会组织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审查结果做出批准或不予批准的决定。
专家评审
环评报告通过初步审查后,需要进行专家评审。评审会通过后,环保局会将环评最终文本再次公示与当地环保局官网,公示期无异议则可向企业下达环评批复。
环保竣工验收申请
企业根据环保局批复的环评执行标准委托有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写环评报告,并提交给当地环保局审批。审批无异议后,组织专家现场评审,评审通过即完成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
公众参与
在环评过程中,开发企业应组织项目现场座谈会,进行公众参与及现场调查,整理公众参与结果提交给环评公司。
环评报告编写
收集完整项目资料后,编写环评报告送审版,这是评估项目环境影响的初步报告。编写完成后,需在项目周边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10个工作日。
公示与公告
编写完成的环评报告需要提交给当地环保局审批,审批通过后,将环评文本公示于当地环境保护局官网,公示期无异议即可进行下一步。
建议:
选择有资质且信誉良好的环评单位,以确保环评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
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指导和要求进行申报和审批,确保流程的合规性。
在环评过程中,积极与公众和专家沟通,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