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采购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收集信息
从可能的卖方那里获取谁有资格完成工作的信息,这个过程也称为供方资格确认(Source Qualification)。
获取信息的渠道包括招标公告、行业刊物、互联网等媒体、供应商目录、专家拟定可能的供应商名单等。
询价
向多个供应商发出询价通知书,要求他们提供报价和相关信息。
询价过程中,供应商需要一次性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以确保公平性。
比价和议价
对收到的多个报价进行比较,评估各供应商的价格、质量、供货能力等。
与选定的供应商进行谈判,就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细节达成一致。
评估和决定
根据评审记录和结果编写评审报告,推荐成交候选人。
采购人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
请购和订购
申购人根据需求填写请购单,经过部门主管或部长审核、签批后,提交给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审核、签批,并由总经理(或财务副总)批准。
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协调与沟通
在整个采购过程中,采购人需要与供应商、内部各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确保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处理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变更,确保所有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变更情况。
催交和进货验收
跟踪供应商的交货进度,确保按时交货。
收到货物后,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货物符合合同要求。
不合格品办理退货或索赔,合格品办理入库手续。
整理付款
根据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进行付款。
完成采购后,进行采购后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采购活动提供参考。
这些步骤构成了单位采购的基本流程,确保采购活动的规范、高效和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