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核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策划与准备
编制年度审核计划: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年度审核计划,明确审核方式、范围和频次。
成立内审组:依据年度计划组建内审组,内审组成员需经过培训考核合格。
制定内审实施计划:内审组长制定详细的审核计划,包括审查内容、分工和要求,并经质量负责人审批。
审核组预备会:召开内审组预备会议,研究体系文件,明确审核任务。
现场审核
首次会议:介绍审核组成员、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确保受审核方了解审核要求。
实施审核:内审员根据审核计划进行现场审核,收集证据,记录不符合项或观察项。
末次会议:总结审核结果,讨论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并获得受审核方的确认。
编写审核报告
撰写内审报告:内审员根据审核结果编写详细报告,包括审核过程、发现的问题、纠正措施等。
内审总结:质量负责人对审核报告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并确保报告得到批准和分发。
纠正措施跟踪
实施纠正措施:受审核方根据内审报告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跟踪验证:内审组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管理评审
将内审结果和管理层评审相结合,以评估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的必要性。
内部审核的目的是确保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通过系统性的审核活动发现潜在问题,促进组织内部的持续改进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