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复核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阶段
审计团队根据组织的整体风险水平和具体要求确定审计计划。
准备相关的报告文件和记录信息,以便进行审计复核。
调查阶段
收集和分析组织的相关信息,以确定其是否满足相关的政策和程序。
对组织的控制环境、事务处理质量控制、法律责任、监管要求及内部控制行为进行评估。
报告阶段
审计师对组织的活动进行评价、定性和处理处罚,并确定移送处理意见。
确保审计报告中的事实清楚、数据正确、审计证据适当且充分。
监督阶段
对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在审计报告中反映,并确保满足要求的报告准备和执行。
跟踪复核结果,确保改进措施的实施和效果,并进行后续的监督和评估。
此外,在具体的审计复核过程中,还可能包括以下环节:
初步审核阶段:
复核人员对审计工作进行初步审查,包括总体评估、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的恰当性。
“五步复核法”:
对工程造价的三个要素(工程量、清单价格和费用)进行详细分析和审查,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
项目质量复核:
确定复核目标和范围,收集项目数据,分析项目数据,进行现场检查和访谈,编写复核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级复核、二次审理、一次会议审定: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确保审计查出问题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定性准确。
这些步骤和环节共同构成了审计复核的完整过程,旨在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