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工程招标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项目立项与准备
确定项目需求,包括规模、技术要求、预算等。
项目可行性需经过高校办公会议或党委会议讨论研究。
审核项目程序是否符合高校内部管理规定。
根据项目立项确定的投资估算和方案确定招标采购的方式。
招标准备
编制招标文件,包括招标公告、投标须知、合同条款、技术规格、工程量清单等。
发布招标公告,通过官方网站、招标平台等渠道发布招标信息,公告应包含项目名称、地点、规模、投标资格、文件编制要求等。
投标人资格预审,收集并审查投标人的资料,如企业资质、业绩证明等,确保投标人符合招标文件的资格条件。
招标与投标
发放招标文件,并对潜在投标人资格预审。
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
招标人组建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办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
开标、评标与定标
组织开标活动,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
评标委员会进行初步评审、详细评审和澄清,最终确定中标人。
定标,由工程部和预算部在合格供方单位中选择1~3家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共同确定中标单位。
中标与合同签订
中标结果公示,确保透明公正。
与中标人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中标通知书备案。
合同履行
中标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完成项目施工、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等任务。
甲方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乙方工程款,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配合。
建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对上述流程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招标过程的顺利进行和项目的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