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普通程序的案件

时间:2025-01-24 15:10:35 手机游戏

普通程序是指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通常适用的程序。普通程序是民事诉讼程序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种程序,具有审判程序通则的功能。它涵盖了从当事人起诉、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开庭审理到作出最后裁判的全部过程,并且法律对普通程序的适用有严格、具体的规定。

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离婚案件:

包括结婚时间短、财产争议不大的案件,以及当事人婚前患有法律规定不准结婚的疾病的离婚案件。

赡养费、扶养费和抚育费案件:

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只是给付时间和金额上有争议的案件。

收养、抚养关系案件:

确认或变更收养、抚养关系,双方争执不大的案件。

债务案件:

借贷关系明确,证据充分和金额不大的案件。

继承案件:

遗产和继承人范围明确,讼争遗产数额不大的案件。

损害赔偿案件:

事实清楚、责任明确、赔偿金额不大的案件。

普通程序的特点包括:

完整性:普通程序从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并作出最后裁判,全部程序法律有严格、具体的规定。

广泛适用性:除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和特别程序审理外,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重大、复杂的案件和一般民事案件都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独立性:普通程序不依赖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一种独立的诉讼程序。

审判程序通则功能:普通程序体现了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完整性和层次性,具有审判程序通则的功能。

普通程序的审理期限通常为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综上所述,普通程序是一种基本且重要的民事诉讼程序,适用于各类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审理,并且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审理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