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各种经济活动所获得的经济利益总和,这些利益可以来自不同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销售货物、提供劳务、转让财产、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等。
企业所得税法关于所得的规定
所得来源:所得可以来源于中国境内或境外。
所得确定原则:
销售货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动发生地确定。
提供劳务所得:按照劳务发生地确定。
转让财产所得:不动产转让所得按照不动产所在地确定,动产转让所得按照转让动产的企业或者机构、场所所在地确定,权益性投资资产转让所得按照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确定。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业所在地确定。
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般情形:
总机构分摊税款: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
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所有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总额×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分支机构分摊比例计算:基于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等因素,按照一定权重计算(营业收入35%,职工薪酬35%,资产总额30%)。
特殊情形:
当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时,需要先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分摊比例划分不同税率地区的机构应纳税所得额,再分别计算应纳税额后加总,最后按分摊比例向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摊税款。
以上信息基于最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具体计算方法和税率可能会根据最新的税法修订和企业实际情况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