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也称为农历新年或阴历新年,是中国及一些亚洲国家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它起源于 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有着超过4000年的历史。在春节期间,中国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包括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和祈求丰年等,这些活动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关于“年”的传说,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在古时候,有一种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叫“年”,它每年除夕都会爬上岸,吞食牲畜和伤害人命。人们为了躲避“年”兽的伤害,会在除夕这天逃往深山。后来,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发展出了放鞭炮、贴对联等习俗来驱赶“年”兽。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采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并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阳历年),而农历的正月初一则被定为“春节”(阴历年)。
综上所述,春节不仅是一个庆祝新年的节日,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