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折号在小学阶段主要用于以下几种作用:
表示解释说明
用于引出对前面内容的解释或补充说明,例如:“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表示意思的递进
用于表示事物或情况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增加或发展,例如:“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用于表示句子或段落内容在意思上的突然转变,例如:“今天好热啊!——他已经在上海了。”。
表示语音的延长
用于表示声音的延长或中断,例如:“小林——,我来了!”。
表示插说
用于在句子中插入一些补充说明或额外信息,例如:“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加强重点
用于强调句子中的某个部分,使其更加突出,例如:“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分行举例
用于在列举时分隔各个例子,例如:“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
用在副标题前
用于引出副标题,例如:“飞向太平洋——我国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
标明作者
用于标明引用内容的作者,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补充说明
用于对前面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例如:“灯光,不管是哪个人的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引出下文
用于引出接下来要讨论的内容,例如:“在几千公里的铁路上,在几百公里的公路上,我从车窗望出去,我的眼睛在到处寻觅——森林!”。
表示话未说完
用于表示话语还未结束,例如:“知道最大的忠孝,是去实现前辈的瞩望,于是,他又去攀登——”。
这些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破折号,使句子表达更加丰富和准确。建议学生在写作和阅读中多注意破折号的使用,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