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二生肖中龙的来历,流传着一个传说,主要内容如下:
龙的形象与特征
远古时代的龙是没有角的,它生活在陆地上,凭借自己身强体壮、能飞善游,想要成为属相和兽王,取代老虎的地位。
龙的形象是由多种动物的身体部分组合而成,包括蜈蚣的胡须、蛇的身体、鲤鱼的鳞片、鹿的角、鹰的爪子、狮子的头、鳄鱼的嘴、乌龟的力气、虾的腿、老虎的掌。
龙与鸡的角
龙想借鸡的一对角来增添自己的威风,于是找到公鸡借角。公鸡起初不肯,但在蜈蚣的担保下,最终同意将角借给龙。
龙在天宫与虎比试后,玉帝决定让龙成为水族之王,而虎成为陆地百兽之王。龙担心还角后水族会不服,于是决定不还鸡的角,并躲进水里不再上岸。
龙与蜈蚣的关系
由于龙没有还鸡的角,公鸡愤怒地追杀蜈蚣,蜈蚣因此躲进石缝中,从此鸡见到蜈蚣就会吃掉它。
龙在生肖中的位置
在天宫比试后,龙和虎都被选为生肖,但龙的位置排在虎之后。
龙的文化象征
龙在中国古代是皇权的象征,皇帝穿龙袍、坐龙椅、乘龙船、坐龙辇,并且皇帝死去称为“龙驭宾天”。
龙的形象和传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这些传说不仅解释了龙的形象和特征,还揭示了龙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