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会计目标
新会计准则兼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而旧会计准则更强调受托责任观。
会计计量属性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而旧会计准则更强调历史成本。
会计要素定义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定义进行了重新修订,而旧会计准则沿用了传统的会计要素定义。
会计处理方法
新会计准则在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借款费用、股份支付、政府补助、合并报表、所得税等方面进行了修改,而旧会计准则在这些方面的会计处理方法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
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资产和负债以实际价值的方式进行报告,而旧会计准则只要求报告账面价值。此外,新会计准则还要求企业将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更加详细。
盈余和重分类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以及税收影响进行重分类,而旧会计准则只要求报告营业外收入。
有形资产
旧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有形资产的购买成本进行计提折旧,而新会计准则则要求企业采用更加精细的计提方法。
企业活动
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将企业活动的类型和收入支出进行具体的分解和披露,而旧会计准则则没有这一要求。
原则导向
新会计准则更倾向于以原则为导向,并提供一些实施指引,企业的财务人员需要进行更多的判断。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新会计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与国家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而旧会计准则相差较大。
披露程度
新会计准则提出了更多的披露要求,强调报告的质量而不仅仅是足够的信息数量。
会计科目表
新会计准则的会计科目表与旧会计准则的主要不同在于科目名称、科目分类、科目余额计算方式以及会计处理方式。
具体准则
例如,新准则对存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资产减值、投资性房地产等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引入了新的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
建造合同
新准则对建造合同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调整,例如将“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支出”科目更改为“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
金融工具
新准则对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进行了详细规定,例如将大部分股权投资资产转变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计量(FVTPL)。
这些区别使得新会计准则更加符合国际会计惯例,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