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和“作出”虽然读音相近,但在汉语中的用法和含义上存在一些区别。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指代不同
做出:指把一个东西改变成另一种有用的东西,或者指完成某个具体的动作或产生某种结果。例如:“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
作出:指把没有的东西实体化或创作出来,或者指通过抽象行为实现的动作。例如:“作出一个精美的艺术品”、“作出一项战略部署”。
用法不同
做出:通常用于通过具体行为实现的动作,主语多为具体的人,宾语往往没有更加具体的内容或者虽有但很难用语言具体描述。例如:“做出回答”、“做出贡献”、“做出成绩”、“做出榜样”等。
作出:多用于通过抽象行为实现的动作,主词多为组织,宾词往往富含更加具体的内容。例如:“作出规定”、“作出选择”、“作出让步”、“作出战略部署”、“作出指示”、“作出决策”、“作出判断”等。
侧重点不同
做出:侧重于通过物理的改变或具体行动的结果。例如:“做出一道美味的菜肴”强调的是做菜这个动作及其结果。
作出:侧重于通过抽象的非物理改变或决策的过程。例如:“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强调的是决策的过程和结果。
语境不同
做出:在公文中常与名词词语搭配使用,表示对他人提出要求或出现结果。例如:“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残疾人予以奖励”。
作出:在公文中常与决定、解释等词语搭配使用,表示主观愿望或具有抽象性。例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决定”。
总结:
“做出”和“作出”在指代、用法和侧重点上都有明显的区别。在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的语境和需要表达的意思来选择合适的词。一般来说,“做出”用于具体行为和结果,而“作出”用于抽象行为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