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中东战争,又称 黎巴嫩战争,发生在1982年6月6日至9月29日。这次战争是以色列对黎巴嫩境内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以下是关于这次战争的一些关键信息:
战争背景
起因:以色列出兵的主要原因是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
目标:以色列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试图在黎巴嫩建立一个亲以政权,并赶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
战争过程
开始: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部队,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
过程:以色列军队在几天内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战争期间出现了由以色列支持的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民兵组织对巴勒斯坦难民的贝鲁特大屠杀。
结束:1982年9月29日,以色列单方面撤军,结束了战争。
参战方及兵力
以色列:100000部队。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25000部队。
叙利亚:46000部队。
结果
以色列获胜:以色列军队成功占领了黎巴嫩的大片领土,消灭了巴解组织在黎南部的全部基地,并迫使巴解组织撤离贝鲁特西区。
贝鲁特大屠杀:战争期间,以色列支持的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民兵组织对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难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造成大量伤亡。
历史影响
巴解组织撤离:巴解组织被迫撤出黎巴嫩,最终迁往距离以色列最远的阿拉伯国家突尼斯。
国际反应: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立即停火,并无条件从黎巴嫩撤军。最终,以色列在压力下逐步撤军,但仍有大量部队占据在黎巴嫩。
这次战争是巴勒斯坦问题的延续,也是自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期间,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行为进行了广泛谴责,并促使以色列逐步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