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利益名词解释

时间:2025-03-10 02:12:21 手机游戏

公共利益是指 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它包括国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公共利益具有直接相关性、可还原性、内容的可变性、不可穷尽性等特点。

具体来说,公共利益具体体现为两种形态:

价值形态:

指社会成员所共同拥有和共享的、不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和营利性的共同利益。

现实形态:

指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需要的对象,即具有公共效用的对象,能够满足一定范围内所有人生存、享受和发展的资源和条件。

公共利益是社会成员所共同拥有和共享的利益,它不同于个人利益或特定团体的利益,具有主体数量的不确定性、实体上的共享性等特征。在识别公共利益时,需要考虑其直接相关性、可还原性、内容的可变性以及不可穷尽性等特点。

公共利益在法律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政府行为必要性的主要界限,界定公共利益有助于明确政府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