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烈度分为 12级,具体划分如下:
Ⅰ度:
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
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
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
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
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Ⅵ度:
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Ⅶ度:
房屋少数破坏,部分倒塌,道路损坏,铁路扭曲,树木倒伏。
Ⅷ度:
房屋大多数破坏,许多倒塌,生命线工程严重破坏,局部地区可能发生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Ⅸ度:
房屋普遍破坏,许多倒塌,基础设施如桥梁、水坝、道路等严重破坏,可能有大规模的山体滑坡或海啸发生。
Ⅹ度:
房屋全部毁坏,基础设施全面破坏,可能发生大范围的火灾、爆炸、毒气泄漏等次生灾害。
Ⅺ度:
人类活动受到极大影响,建筑物几乎全部毁坏,自然环境严重破坏,可能有大量的人员伤亡。
Ⅻ度:
极端破坏,包括人类社会的全面崩溃,自然环境彻底破坏,可能伴随有极端的次生灾害如核泄漏、火山爆发等。
这种烈度划分是根据地震对地表及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来评定的,不同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会有所不同。例如,一般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而某些高烈度区可能需要达到9度甚至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