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投档与正式投档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之间存在以下主要区别:
顺序不同
模拟投档:在每批次正式投档前一天(也可能前2-3天,具体时间不一定),省教育考试院按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
正式投档:各省教育考试院一般会在进行完模拟投档后,才进行正式投档。
次数不同
模拟投档:模拟投档会有多次,可能会进行补充投档,以确保高校能够准确了解生源情况并作出相应调整。
正式投档:正式投档只有一次,不进行补充投档,一旦正式投档完成,所有考生的档案将投放给相应的招生院校。
目的不同
模拟投档:模拟投档的主要目的是向高校通报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据此决定是否追加计划,并及时向省教育考试院反馈意见。模拟投档过程中,考生档案状态无变化,市高招办只提供生源整体情况,不提供具体考生信息。
正式投档:正式投档的目的是根据考生分数、志愿填报情况和各大学在该地的有效招生计划调档比例,把考生档案投放给招生学校。正式投档时,招生院校能够真实收到考生的电子档案。
操作细节不同
模拟投档:模拟投档期间,省招生办和高校之间传递的是一个重新生成的考生简表,并非考生档案。因此,在模拟投档过程中,高校无法获取考生的具体信息,如姓名、考号等,也就无法阅档。
正式投档:正式投档时,考生档案将真实投放给招生院校,院校可以阅档并作出录取决定。
总结:
模拟投档主要是为了在正式投档前进行模拟演练,确保招生院校能够准确了解生源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招生计划调整。正式投档则是根据模拟投档的结果和实际的录取规则,将考生的档案正式投放给招生院校。两者在顺序、次数、目的和操作细节上均存在明显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