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是一种合格评定活动,旨在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以下是关于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的一些关键信息:
认证定义
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是由认证机构证明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内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
认证流程
贯标启动:成立企业贯标工作小组。
调查诊断:进行调查,出具体系诊断报告。
体系构建:构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
手册编写:编写企业的知识产权体系文件。
发文贯标:颁布体系,开展宣贯培训。
实施运行:运行体系,做好记录。
内部审核:企业进行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企业最高管理者进行评审。
模拟外审:按照标准实施现场模拟外审。
贯标认证: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
认证类型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依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
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依据《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1—2016)]。
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依据《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33250—2016)]。
认证好处
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价值,有助于企业融资上市、投资并购及企业出售等资产运作。
巩固企业市场竞争地位,增强具有知识产权保护产品的市场地位。
提高企业风险应对能力,避免或减少知识产权或法律风险。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支撑企业持续良性发展。
作为科技项目立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认定的重要参考条件。
认证证书内容
证书编号。
证书持有组织的名称、地址。
认证覆盖范围,包括获取、维护、运用、保护、合同管理及保密等方面。
认证标准
主要依据《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等相关标准。
认证机构及人员
认证机构需有资质,经国家认监委批准。
认证人员需具有相应资质、经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注册、受聘于认证机构、专职从事认证审核工作。
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可以全面提升其知识产权管理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并在多个方面获得实际利益。建议有意向的企业详细了解认证流程和标准,并尽早启动贯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