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简介

时间:2025-03-09 04:04:00 手机游戏

嘉靖皇帝,即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年号嘉靖,在位时间1521年4月27日—1567年1月23日。

嘉靖皇帝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后期崇信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后来发生“壬寅宫变”,之后不再理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驾崩,终年60岁。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之永陵。

年号

嘉靖(1522年—1566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仅次于明神宗万历帝的四十八年。

统治时期

早期:嘉靖皇帝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早期励精图治,推行新政,整顿吏治,裁抑宦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嘉靖新政”。

后期:嘉靖皇帝后期迷信方士,浪费民力,导致朝政腐败,特别是宠信严嵩等人,使贪赃枉法的首辅严嵩横行乱政20年,形成北方蒙古侵扰不断,有识的官员不能为国出力,甚至惨遭屠戮。

重要事件

大礼议:

嘉靖皇帝围绕其生父兴献王的尊称和祀典问题,掀起了史称“大礼议”的政治事件,最终朱厚熜的意愿得以实现。

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嘉靖皇帝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长期不理朝政。

嘉靖新政:

朱厚熜即位不久,采取厘革宿弊、振兴纲纪等改革措施,下令退还一些被侵占的民田,汰除军校匠役10万余人。

对外战争:

嘉靖年间,蒙古俺答汗长年寇边,甚至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倭寇也侵略东南沿海,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文化遗产

嘉靖皇帝在位期间,还进行了大量的宫殿庙宇建设,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使得国家财政危机愈益深重。

评价

嘉靖皇帝是一个性格刚愎自用、专横暴虐的君主,尽管他在位早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后期沉迷于道教,疏于朝政,导致国家政治混乱、经济危机、边防屡遭侵扰,最终激起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