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男性, 陕西商洛市丹凤县人。他是中国当代文坛的杰出代表,被誉为“鬼才”,并在多个文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教育背景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职业经历
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4年毕业后分配到陕西人民出版社任文艺编辑。
198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曾任《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中国海洋大学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等。
文学成就
作品风格清淡恬静,文笔纯朴厚实,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具有独特的地域风土特色。
主要作品包括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等。
长篇小说代表作有《商州》、《浮躁》、《废都》、《白夜》、《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高兴》、《古炉》、《老生》、《山本》、《暂坐》、《酱豆》等。
散文作品包括《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等。
1987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
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9年4月20日,凭借散文集《贾平凹灵性散文》获得第二届三毛散文奖。
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社会职务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
贾平凹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在当代中国文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国内广受好评,也在世界文学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