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简介

时间:2025-03-09 03:25:38 手机游戏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著名书法家、诗人,也是唐朝中期官员。他出生于一个士族官宦之家,自幼接受良好的诗文教育,不仅在书法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而且在为人处世方面也秉持着刚正不阿、清正廉明的品质。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夏州李听幕府。他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柳公权的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他亦工诗,《全唐诗》存其诗五首,《全唐诗外编》存诗一首。

柳公权在政治上也有较高地位,他为人刚正不屈,为官清正廉明,历经三朝,始终保持诤臣本色。面对唐穆宗询问用笔之法时,他以“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大胆劝谏,显示出他的正直与智慧。

总的来说,柳公权在书法和文学上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柳体”楷书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后人尊为书法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