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后,南北经济关系的变化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尽管有一些发展中大国的经济有所发展,但从整体经济规模看,南北差距并未发生质的变化,穷国愈穷,富国愈富的现象仍在继续。
南方国家债务负担有增无减:
拉美和非洲地区是问题最严重的两个地区,南方国家的债务已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强烈冲击,威胁着债权国——北方国家的经济利益。
国际资金供求矛盾尖锐:
国际投资总额的80%为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投入南方国家的资金不到20%,并且资本流动出现了从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回流的情况。
南北贸易权利不平等:
在全球贸易中,北方国家拥有显著的优势,而南方国家则处于不利地位。这种不平等在贸易摩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环保问题日益尖锐: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环保问题成为南北关系中的一个突出新问题,南北双方在环保领域的合作与矛盾并存。
南北对话与合作关系加强:
尽管存在经济矛盾,但北方国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开始重视加强南北合作。例如,美国总统克林顿任内两次访问非洲,以及欧盟与非、加、太地区国家签署的《科托努协定》等。
跨区域南北关系发展更深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南北关系不再局限于单一的经济领域,而是扩展到国际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
经济自由化程度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经济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协调体系日趋完善,发达国家的竞争与合作趋势同步加强,南北合作趋势显著。
综上所述,冷战结束后南北经济关系的变化和特点主要表现为差距扩大、债务负担加重、资金流动逆转、贸易权利不平等、环保问题突出、对话与合作关系加强以及跨区域关系深化等方面。这些变化对南方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北方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