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性余额是银行在提供贷款时,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保持的最低存款余额,通常为贷款总额或实际借用额的一定百分比(大约10%至20%)。这个安排有助于银行降低贷款风险,因为存款可以作为银行的一种缓冲资金,以补偿可能出现的贷款损失。
对于借款企业来说,补偿性余额有以下影响:
增加实际借款成本:
企业需要支付额外的利息或费用来补偿这部分存款,即使这部分存款可能没有产生利息收入。
减少实际可借款金额:
由于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存款,企业实际可用的借款金额会减少。
影响财务负担:
虽然企业支付的利息总额可能不变,但由于实际可借款金额减少,企业实际支付的利息相对于名义利率会提高,从而增加了财务负担。
补偿性余额的实际利率计算公式为:
```
实际企业可以利用的借款额 = 贷款总额 × (1 - 补偿性余额比率)
实际利率 = 年利息 / 实际可用借款
```
例如,如果企业借款1000万元,名义利率为12%,补偿性余额比率为10%,则企业实际可用的借款额为900万元,实际利率为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