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的别名,有以下几种说法:
杜康:
古代高粱酒的创始人,后世将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欢伯:
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被称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
杯中物:
因饮酒时,大都用杯盛着而得名。始于孔融名言,“座上客常满,樽(杯)中酒不空”。
金波:
因酒色如金,在杯中浮动如波而得名。
秬鬯:
这是古代用黑黍和香草酿造的酒,用于祭祀降神。
白堕:
这是一个善酿者的名字,后世便把“白堕”用以为酒的别名。
冻醪:
即春酒,是寒冬酿造,以备春天饮用的酒。
壶觞:
本来是盛酒的器皿,后来亦用作酒的代称。
酌:
本意为斟酒、饮酒,后引申为酒的代称。
酤:
据《诗·商颂·烈祖》记载,“既载清酤,赍我思成”。
醑:
指美酒。
醍醐:
指美酒。
黄封:
指美酒。
清酌:
指清酒,即经过精细酿制、口感清爽的酒。
昔酒:
指陈酿的酒。
缥酒:
指美酒。
青州从事 、 平原督邮:
这两个名词其实是古代对酒的戏称。
曲生、 曲秀才、 曲道士、 曲居士、 曲蘖:
这些都与酒的制作有关,因此成为酒的别名。
春:
指春酒。
茅柴:
指用茅草烧制的酒。
香蚁、 浮蚁、 绿蚁:
指新酿米酒未过滤时酒面的浮沫,因为微微带着绿色,又细如蚂蚁,所以称之为“绿蚁”。
碧蚁:
指新酿米酒未过滤时酒面的浮沫,颜色碧绿。
天禄:
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
椒浆:
指美酒。
忘忧物:
指酒能使人忘记忧愁。
扫愁帚:
指酒能扫去忧愁。
钓诗钩:
指酒能激发诗兴。
狂药:
指酒能使人狂放不羁。
酒兵:
指酒能使人变得勇猛。
般若汤:
佛教徒称酒的隐语。
31. 清圣:指清酒。
32. 浊贤:指浊酒。
这些别名大都由一些典故演绎而成,或者根据酒的味道、颜色、功能、作用、浓淡及酿造方法等等而定。这些名字在民间流传甚广,所以文在诗词、小说中常被用作酒的代名词,这也是中国酒俗文化的一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