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规模是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定的全部设计生产能力、效益或投资总规模,亦称生产规模。它反映了劳动力、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等生产力要素在投资项目中的集中程度。建设规模可以通过多个角度和多项指标来量化评价,例如建筑面积、层数、层高、结构类型、使用用途、占地面积等。
确定建设规模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规模与稳定性、产品品种规格等都会影响建设规模。若市场需求量大且稳定,可以考虑采用大中型规模建设;若市场需求波动大且不稳定,则应采用中小型规模。
自然资源与原材料供应:
建设规模应与当地自然资源的储量、开采条件等相匹配,同时考虑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能力,确保生产的连续性。
外部建设条件:
包括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以及当地的施工条件等,良好的外部建设条件能够支持较大规模的项目建设。
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是建设规模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项目的资金投入规模。
技术与管理水平:
项目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也会影响建设规模,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项目。
法规与政策:
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法规和政策也会对建设规模产生影响,如土地使用政策、环保要求等。
综合以上因素,可以科学地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以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