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危害性较大,易造成群死群伤
从管控目标上看,重大事故隐患必须是危害性较大,易造成群死群伤。这是判定重大事故隐患的重要依据。
治理难度较大,需要停产停业
从整改过程上看,重大事故隐患必须是治理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治理才能排除,或者受外部因素影响、自身难以排除要靠他方或多方才能排除。
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标准
未依法取得或超过有效期限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销售许可证。
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未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任职之日起6个月后仍未依法经考核合格,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超过许可数量或品种、超过规定时间作业、超过规定储存量、超过定员人数组织生产经营。
管理严重缺失,安全防护及控制保护设施失效可能导致本单元或更大范围安全失控。
未经设计擅自改变危险性建(构)筑物用途
未经设计擅自改变危险性建(构)筑物用途从事危险性作业。
擅自添加未经技术鉴定的配方外原料。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建筑施工活动或超(无)资质承揽工程。
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从事相关工作。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种未编制、未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或未按规定要求对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专家论证。
基坑工程问题
对因基坑工程施工可能造成损害的毗邻重要建筑物、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未采取专项防护措施。
基坑土方超挖且未采取有效措施。
深基坑施工未进行第三方监测。
出现基坑坍塌风险预兆且未及时处理。
模板工程问题
模板工程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
模板支架承受的施工荷载超过设计值。
模板支架拆除及滑模、爬模爬升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
脚手架工程问题
脚手架工程的地基基础承载力和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
未设置连墙件或连墙件整层缺失。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
起重机械及吊装工程问题
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等起重机械设备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或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
火灾隐患
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储罐区,未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与人员密集场所、居住场所的防火间距小于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规定值的75%。
甲、乙类仓库设置在建筑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易燃可燃液体储罐(区)未按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设置固定灭火、冷却、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火灾报警设施。
这些标准适用于不同行业和领域,具体判定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