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祖籍四川绵竹(故自称“蜀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
张岱出身于仕宦家庭,早年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晚年穷困潦倒,避居山中,仍然坚持著述。他一生落拓不羁,淡泊功名。张岱爱好广泛,颇具审美情趣。喜欢游山逛水,深谙园林布置之法;既懂音乐,又谙弹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相当深厚;喜欢收藏,鉴赏水平很高;又精通戏曲,编导评论都要求至善至美。前人说:“吾越有明一代,才人称徐文长、张陶庵,徐以奇警胜,先生以雄浑胜。”
张岱的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主,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内容多以山水景物、日常琐事为主,有些作品表现出明亡后的怀旧感伤情绪。张岱还精通茶艺鉴赏,创制出著名的“兰雪茶”,并对茶具、茶道有深入研究。
张岱在明末清初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与谈迁、万斯同、查继佐并称“浙东四大史家”,以“小品圣手”名世。明亡后,他避乱剡溪山(在今绍兴嵊州)中,杜门谢客数十年,专心著述。张岱的兴趣广泛,平时非常注意社会上的各种人物、动态、人民生活、风俗习惯,以至饮食、蔬果等许多方面,这些往往为旧时代正宗文人所不屑,而他却偏有欣赏、记录的兴趣与勇气。
总的来说,张岱是一位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和人生经历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