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是指 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具体来说,生物多样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物种多样性:
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基因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点,它反映了生态环境的健康状态和生态平衡的状态。
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不仅可以为工业提供原料,如胶、油脂、芳香油、纤维等,还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特殊的基因,如耐寒抗病基因,使培育动植物新品种成为可能。许多野生动植物还是珍贵的药材,为治疗疑难病症提供了可能。
然而,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等,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消失。这是地球资源的巨大损失,因为物种一旦消失,就永不再生。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为之付诸行动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