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小儿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小儿身心健康的学科。它包括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护理需求和关注点。
儿科护理学的主要概念
生长发育:指小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及细胞、组织、器官分化的完善和功能成熟,包括生长和发育两个方面。生长是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发育是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完善和功能上的成熟。
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此期宝宝身体各方面都还很脆弱,需要特别的护理。
计划免疫:根据免疫学原理、儿童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通过有计划地接种生物制品,提高儿童对相应传染病的免疫力。
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疾病,需要特别监护的新生儿,如早产、低体重的宝宝。
生理性体重下降:部分新生儿在生后数天内,由于摄入不足、胎粪及水分的排出,体重可暂时性下降,多在生后3~4天达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
呼吸暂停:呼吸停止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次/分)并出现发绀及四肢肌张力下降。
艾森曼格综合症: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时,左向右流明显减少或转为双向流或右向左流,出现紫绀。
儿科护理学的目标
儿科护理学的目标是促进小儿的身心健康,通过提供适当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满足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需求。这包括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和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研究。
儿科护理学的实践内容
儿科护理学的实践内容包括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疾病预防和护理措施,以及支持儿童和家庭应对健康问题。此外,儿科护理学还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带来的新需求。
以上信息提供了对儿科护理学名词的基本解释,涵盖了生长发育、新生儿期、计划免疫、高危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呼吸暂停和艾森曼格综合症等关键概念。这些概念是儿科护理学实践的基础,有助于护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儿童的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