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评梅简介

时间:2025-02-15 16:02:35 单机游戏

石评梅(1902年9月20日-1928年9月30日),原名石汝璧,乳名心珠,学名汝璧,祖籍山西省阳泉市,毕业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是中国现代女作家。

石评梅自幼聪颖好学,深受父母喜爱,从三、四岁开始学习认字,每晚坚持不断,直到念熟为止。后来进入太原师范附属小学就读,附小毕业后直接升入太原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由于天资聪颖及良好的家庭教育,她在学校学业突出,被誉为“才女”。在女师读书期间,她显露了反抗思想和组织才能,一次女师闹风潮,她为组织者之一。风潮过后,校方要开除她,后因惜其才学,又恢复了学籍。

1919年,石评梅从太原女师毕业,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女高师读书期间,她结识了冯沅君、苏雪林等,并同庐隐、陆晶清等结为至交。在“五四”高潮的岁月里,她们常常一起开会、演讲、畅饮、赋诗,所谓“狂笑,高歌,长啸低泣,酒杯伴着诗集”,甚是浪漫。她开始在《语丝》、《晨报副刊》、《文学旬刊》、《文学》,以及她与陆晶清参与编辑的《妇女周刊》、《蔷薇周刊》等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歌、散文、游记、小说,其中尤以诗歌见长,有“北京著名女诗人”之誉。作品大多以追求爱情、真理,渴望自由、光明为主题,小说创作以《红鬃马》、《匹马嘶风录》为代表。

1923年秋天,石评梅在北京女高师毕业后,留校任该校附中女子部主任兼国文、体育教员。其间与已有妻室的高君宇相恋,但由于对方已有妻室,她久久拒绝高君宇的爱情。1925年3月,高君宇因过度劳累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高君宇的死,使石评梅痛悔交加,自此,她常在孤寂凄苦中,前来高君宇墓畔,抱着墓碑悲悼泣诉。

1928年9月18日,石评梅猝患脑膜炎,医治无效,于9月30日亦死于当年高君宇病逝的协和医院。她死后,友人们根据其生前曾表示的与高君宇“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的愿望,将其尸骨葬在君宇墓畔。其祖籍地山西省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小河村建有石评梅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