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0种新表现如下:
贯彻落实方面
有的领导干部对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表态多调门高,但行动少落实差,虚多实少,仅仅满足于“轮流圈阅”“层层转发”“安排部署”,个别领导干部说一套做一套,行我素。
调查研究方面
有的单位搞形式、走过场,像打造旅游线路一样打造“经典调研线路”,无论什么调研主题,去的是同一条路线、访的是同一批对象、听的是同一套说辞,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
服务群众方面
有的单位表面上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门好进、脸好看”,但还是“事难办”,将过去的“管卡压”变成了现在的“推绕拖”;有的政务服务热线电话长期无人接听;有的政府网站更新的内容主要是领导活动,政务公开、便民服务等栏目几乎成为僵尸栏目。
项目建设方面
一些地方热衷于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而不考虑客观实际,“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奖状一屋子,工作还是老样子”。
召开会议方面
一些地方无论什么会议都要层层重复开,一个接一个,检查评比走马灯,导致干部疲于应付,没有时间抓落实。
改进文风方面
有的地方写文件、制文件机械照搬照抄,出台制度规定“依葫芦画瓢”。
责任状签订方面
纠正“热衷于与下属单位签订‘责任状’,将责任下移,试图让下级的‘责任状’成为自己的‘免责单’”。
对待问题态度方面
有的党员干部对身边不良风气和违规问题态度漠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知情不报、听之任之,甚至在组织向其了解情况时仍不说真话。
“比划型”干部
工作上下一般粗,机械式执行上级安排部署。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缺乏具体工作措施。
“佛系型”干部
当老好人、和稀泥、随波逐流、随遇而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贪不占也不干。
这些表现反映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新时代的多样化和隐蔽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