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

时间:2025-02-15 14:12:35 单机游戏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主要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进行。该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

直接经济损失包括以下费用:

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丧葬及抚恤费用

补助及救济费用

歇工工资

善后处理费用

处理事故的事务性费用

现场抢救费用

清理现场费用

财产损失价值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如设备损坏)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如原材料、成品损失)

事故罚款和赔偿费用

间接经济损失

间接经济损失包括以下费用:

停产、减产损失价值

因事故导致的生产中断或产量减少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工作损失价值

事故造成的员工停工、停产所带来的工资损失和工作效率下降

资源损失价值

如事故导致的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的浪费

处理环境污染的费用

补充新职工的培训费用

其他损失费用

经济损失计算方法

总经济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text{总经济损失} = \text{直接经济损失} + \text{间接经济损失}$$

其中,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text{直接经济损失} = \text{医疗费用} + \text{丧葬及抚恤费用} + \text{补助及救济费用} + \text{停产损失} + \text{资源损失} + \text{其他损失}$$

工作损失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text{工作损失价值} = \text{一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总数} \times \text{企业上年税利(税金加利润)} \div \text{企业上年平均职工人数} \div \text{企业上年法定工作日数}$$

固定资产损失价值按以下情况计算:

报废的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净值减去残值计算

损坏的固定资产:以修复费用计算

流动资产损失价值按以下情况计算:

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按帐面值减去残值计算

成品、半成品、在制品等:均以企业实际成本减去残值计算

这些标准和计算方法为企业提供了系统化的工具,以便准确评估伤亡事故造成的经济影响,从而采取适当的预防和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