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会战简介

时间:2025-02-15 12:20:07 单机游戏

武汉会战是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大规模会战,发生于1938年6月至10月。这场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战役背景

1937年12月,日军侵占了中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虽然宣布首都内迁至重庆,但主要政府机构仍集中在武汉,武汉成为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战略地位显得尤为重要。1938年5月,华东重要战略要地徐州沦落,国民党高层意识到日军势必南下谋求武汉,于是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制定保卫武汉的作战计划。

战役准备

为了保卫武汉,国民政府军委会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其中心思想是立足外线,保持部队高度的机动性,利用地形和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日军,以空间换时间,最后转变敌攻我守的战争态势。蒋介石自任总指挥,调集第五、第九战区全部兵力和海空军各一部,沿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南北两岸,组织防御,准备持久作战。

战役经过

1938年6月12日至7月5日,日军先后攻占安庆、马当、彭泽、湖口等沿江要塞,这是日军向武汉进攻的序幕战。7月中旬,日军第十一军主力逐步向鄱阳湖东岸集中,第二军主力逐步向合肥附近集中。武汉外围的作战在长江南北同时展开,交错进行。中国守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未能阻挡日军的攻势。10月中旬,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对武汉形成包围,武汉已无险可守。蒋介石决定放弃武汉。10月25日,中国守军奉命撤退。

战役结果

武汉会战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四省广大地区,大小战斗数百次,历时四个半月。此次会战共毙伤日军近4万人,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

战役影响

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此次会战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争信心,同时为国家的战略储备以及人才战略争取了时间。武汉会战之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军队凭借强大的民族韧性,渐渐开始触底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