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管理制度是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施工企业管理制度: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目的:对施工质量进行过程控制,保证施工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项目部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职责:
责任领导:生产副经理,负责监督、指导本制度的实施,负责执行文件的审批。
责任部门:工程部,负责本制度实施的检查。
执行层:项目部,负责落实施工质量管理策划、施工准备、施工质量和服务的有关管理要求。
工作程序:工程部会同项目部在工程开始施工前负责编制工程施工质量策划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反映质量目标和要求、施工管理依据的文件等。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施工现场。
职责:
责任领导: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责任部门:安全部门,负责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监督执行。
执行层:各施工班组,负责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进行日常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工作程序:制定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施工现场考勤制度
目的: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管理,确保出勤率。
适用范围:所有施工现场工作人员。
职责:
责任领导:项目经理。
责任部门:行政部。
执行层:各施工班组。
工作程序:实行指纹打卡制度,记录每日出勤情况,处理请假、加班等事宜。
施工现场例会制度
目的: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及时解决问题。
适用范围:所有施工现场。
职责:
责任领导:项目经理、分管副总。
责任部门:工程部、安全部门。
执行层:各施工班组。
工作程序:每日举行碰头会,讨论施工中发现的问题,传达作业要求和最新工程动态,每周召开例会,解决各生产部门间的协调问题。
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制度
目的:规范施工现场档案管理,确保资料完整、准确。
适用范围:所有施工现场。
职责:
责任领导:项目经理。
责任部门:档案室。
执行层:各施工班组。
工作程序: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收集、整理、保管施工现场的相关资料,定期进行档案检查。
这些制度通过明确各级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施工企业在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等方面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信誉。建议施工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