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指标,即 顺势指标,是由美国股市分析家唐纳德·蓝伯特(Donald Lambert)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所创造的。它是一种重点研判股价偏离度的股市分析工具,也被称为商品通道指标。
CCI指标的基本原理
CCI指标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比较股票等证券价格的移动平均价格和平均误差之间的关系,来测量价格的偏离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 CCI = \frac{\text{典型价格} - \text{移动平均数}}{\text{平均偏差} \times 0.015} \]
其中,典型价格是指某个时间段内的股票价格的平均值;移动平均数(MA)是股票价格的移动平均数;平均偏差(Mean Deviation)是典型价差的平均值。
CCI指标的应用
判断超买超卖状态
CCI指标可以准确地测量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帮助投资者在市场波动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CCI指标的波动范围没有上下限,对于投资者分析短时间内股价的骤升骤降情况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与其他技术指标结合使用
CCI指标可以与其他技术指标如MACD和RSI等一起使用,通过对多个指标的综合分析,投资者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市场走势,从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CCI指标的优缺点
优点:
1. CCI指标可以准确地测量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提供更加准确的市场走势分析。
2. CCI指标对市场的敏感度较高,适用于分析短期内股价的骤升骤降情况。
缺点:
1. CCI指标对市场的敏感度较高,有时会产生较多的假信号,给投资者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2.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确定其时间周期,如果选择不当,也会影响判断结果的准确性。
CCI指标的常用参数
CCI指标的常用参数是20个时间单位,但可以根据具体市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如果市场波动较大,建议采用较短的时间周期,如12或14个时间单位;如果市场波动较小,则可以采用较长的时间周期,如30个时间单位。CCI指标一般应用于日线和周线的K线图上。
总结
CCI指标是一种在股市和期货市场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分析工具,它通过测量价格的偏离程度来判断市场的超买和超卖状态。尽管CCI指标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但投资者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其可能产生的假信号,并结合其他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