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通常包括多个关键指标,这些指标从经济和技术两个维度全面反映项目的运营状况和发展潜力。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经济技术指标:
投资回报率:
衡量项目投资的盈利能力,计算公式为净利润 / 投资总额。
净利润率:
反映项目的盈利能力和经济效益,计算公式为净利润 / 销售收入。
生产效率:
衡量生产过程的经济效率,计算公式为产品产量 / 投入资源。
设备利用率:
反映企业设备的利用效率。
研发能力:
反映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实力和发展潜力。
总用地面积:
项目所占用的土地总面积,通常以平方米或亩为单位。
总建筑基底面积:
项目所有建筑基底面积的总和。
总建筑面积:
项目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总和。
容积率:
反映项目建筑密度的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为总建筑面积 / 总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
反映项目建筑占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为总建筑基底面积 / 总用地面积。
绿地率:
反映项目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最高建筑高度:
项目内最高建筑的高度。
最大建筑层数:
项目内最大建筑的层数。
机动车停车位:
项目内机动车的停车位数量,包括地上和地下停车位。
非机动停车位:
项目内非机动车的停车位数量。
发电量:
发电机组产出的有功电能数量,计量单位通常为万千瓦时(1×10^4 kWh)。
供电量:
发电厂实际向厂外供出的电量的总和,计量单位同样为万千瓦时(1×10^4 kWh)。
综合厂用电量:
发电厂发电的同时,对外供出的蒸汽或热水的热量,计量单位为吉焦(GJ)。
平均负荷:
计算期内瞬间负荷的平均值,计量单位为兆瓦(MW)。
地区生产总值:
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量单位为亿元。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分别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增加值,通常以亿元为单位。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增加值,通常以亿元为单位。
固定资产投资:
一定时期内,社会各方面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通常以亿元为单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一定时期内,社会各方面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支出,通常以亿元为单位。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居民家庭在调查期获得并且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通常以元为单位。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投资者、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项目的经济和技术性能,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