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品种法
定义: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如发电、自来水、食品、塑料制品等。
分批法
定义: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小批单件生产的企业,生产活动基本是根据订货单位的订单签发工作号来组织生产的,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往往与按订单计算产品成本相一致。
分步法
逐步结转分步法:
定义:按产品的生产步骤先计算半成品成本,再随实物依次逐步结转,最终计算出产成品成本的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工业企业。
平行结转分步法:
定义:半成品成本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而是在哪一步骤发生就留在该步骤的成本明细内,直到最后加工成产成品,才将其成本从各步骤的成本明细帐转出的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定义:库存商品的成本价格根据每次收入类单据自动加权平均的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需要频繁变动库存成本的企业。
个别指定法
定义:指定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的实际进价,计算该件或该批商品销售成本的方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能分清进货件别获批次的库存商品的企业,如医药销售企业、食品销售企业等。
全月一次平均法
定义: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的产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
适用范围:适用于产成品、半成品成本核算,可以简化成本计算过程。
物料加权平均成本法
定义:将物料的先进入库存的成本以及后进入库存的成本进行加权后计算出的平均成本,用于报销和发票核算。
适用范围:适用于需要精确核算物料成本的企业。
直接成本法
定义:只计算支出给某一物料的直接成本,并不考虑其他费用,用于生产作业成本核算。
适用范围:适用于需要精确核算某一物料直接成本的企业。
全部费用加权平均成本法
定义:将所有物料的加权成本以及其他的费用混合计算出的平均成本,用于其他管理报表编制。
适用范围:适用于需要综合核算多种费用的企业。
关联加权成本法
定义:考虑到原料的消耗,将原料的加权平均成本、加工费和其他费用混合计算出的成本,用于完工入库凭证核算。
适用范围:适用于需要综合核算原料、加工费和其他费用的企业。
自定义成本法
定义:依照企业自身经营特点设计的特殊成本法,根据具体需求自行设计,用于报表编制和定价等。
适用范围:适用于有特殊成本需求的企业。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