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是魏晋诗人陶渊明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诗,全诗如下: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诗文赏析
一、前四句:超然物外的心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人陶渊明在喧嚣的人境中,却能够建造一间简陋的庐舍,并且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况,通过“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得到了解释。诗人自问自答,表明只要内心远离尘世,即使身处喧嚣之地,也能感受到宁静与偏静。这里的“心远”不仅指物理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超脱和净化。
二、中六句:田园生活的乐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具体描写了诗人在田园中的生活情景。诗人在东篱下随意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抬头看到远处的南山。这里的“悠然”二字,既形容了山的远景,又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情。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傍晚时分,山中的雾气缭绕,鸟儿结伴归巢。这种景象不仅美丽,而且充满了宁静和祥和,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三、最后两句:领悟人生真谛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诗是整首诗的总结,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领悟。诗人认为,这种宁静安详的生活状态,是内心达到一种超脱和自在的体现。虽然诗人试图用语言来表达这种境界,但终究觉得言语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感受,只能“欲辨已忘言”。
总结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通过描写田园生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恶。诗中“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更寄寓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