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值耗材管理办法

时间:2025-02-14 18:25:01 单机游戏

高值耗材管理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耗材管理制度梳理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医疗保障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医保发〔2019〕39号):规范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管理,制定统一的编码体系,实现“一码通、一品一码”的管理模式,便于准入监管,并支持招采、支付、数据分析和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

《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试点工作方案》(药监综械注〔2019〕56号):选取高风险医疗器械作为试点,建立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实现从生产源头到临床使用的全链条追溯,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医发〔2019〕43号):构建医用耗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涵盖从遴选、采购、验收、入库、储存、盘点、申领、出库到临床使用、监测、监控、超常预警、点评等各个环节,确保每一环节的信息都可追溯。

《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国卫办发〔2019〕37号):聚焦于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制定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系统规则,统一全国医保高值耗材分类与编码,加强监管,并完善高值耗材使用的点评和预警机制。

高值耗材管理原则

经济适用:选用价格相对低廉、性能稳定的高值耗材,并进行使用效果评价,确保经济效益。

预算控制:严格控制高值耗材采购预算,并进行分类管理,确保预算合理、有效。

采购合理:根据需要制定高值耗材采购计划,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进行采购,确保供应商合法合规。

存储管理:建立高值耗材的专门存储区域,进行分类存放,保证货物的接收、入库和出库的准确性。

使用规范:医务人员应遵守科学、合理的使用原则,做到减少浪费和损失,确保病患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监督检查: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高值耗材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采购管理

采购计划:根据医疗机构的需求和预算,制定高值耗材的采购计划,并报经有关部门审批。

供应商选择:选择合格供应商,并与其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益和责任。

采购方式: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等方式进行高值耗材的采购,确保公平、公正。

采购流程:制定高值耗材采购的流程图,包括需求确认、编制采购计划、供应商评审、合同签订、物品接收等环节。

入库管理

入库验收:医务人员在物品到货后应进行验收,核对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等信息,确保物品的质量和准确性。

质量控制:医务人员应对高值耗材进行质量控制,保证物品的合格。

分类存储:高值耗材应进行分类存储,避免不同种类的物品混乱。

使用管理

使用登记:严格执行一次性高值耗材出入库登记制度,对使用的耗材应做到使用及销毁登记制度。

使用同意书:使用高值耗材前,科主任或科室负责人应组织住院医师一起与患者及患者亲属谈话,说明其费用、使用的风险、可能的后遗症等,并填写《高值耗材使用同意书》。

监督与评估

定期评估:医院应设立医用高值耗材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健全的组织管理体制,定期组织相关科室开展医用高值耗材临床使用的监督管理和质量评价。

不良反应监测:对高值耗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并通报高频次、高费用的使用情况,以促进合理使用。

这些管理办法旨在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确保高值耗材的合理使用、监管和安全,降低医疗风险,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