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的一篇著名散文,写于1941年3月。这篇文章通过赞美白杨树,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民族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以下是对《白杨礼赞》的原文赏析:
赞美之辞
文章以“白杨礼赞”为题,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高度赞赏和由衷的敬仰之情。通过饱含深情的语言和热烈的赞颂,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寓言性
文中将白杨树比作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中国人民,以此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社会价值观。白杨树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对比手法
文章通过对比南方的秀气山水和北方的壮丽风景,以及柔软娇弱的小草和挺拔茁壮的白杨,展现了白杨树独特的气质和风骨。这种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白杨树的非凡之处。
结构严谨,语言简练
全文可分为五部分,每部分都围绕白杨树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展开。作者通过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使白杨树的形象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托物言志
文章以白杨树为线索,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浴血奋战的斗争精神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这种托物言志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内涵更加深刻。
经典句子赏析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这句话开门见山,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将白杨树比作哨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的挺拔和坚强。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这句话通过连续的反问,强调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将白杨树与北方的农民、哨兵联系起来,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敬仰和热爱。
总之,《白杨礼赞》通过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文字表达,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