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教育理论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认为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过什么样的生活便是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
社会即学校:他主张教育不应局限于学校,而应将整个社会作为大学校,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
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强调教、学、做三者的结合,认为教育应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克服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
教育实践
创办晓庄师范学校:1927年,陶行知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确立“生活即教育”思想,并首创“艺友制”。
创办山海工学团:1932年,陶行知创办了山海工学团,首创“小先生制”,即“即导即传”。
创办育才学校:1939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继续推行他的教育理念。
教育精神
大爱精神:陶行知提倡“爱满天下”,强调教育者应对学生充满爱心。
奉献精神:他主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强调教育者应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创造精神:陶行知鼓励“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强调教育者应具备创新精神。
求真精神:他坚持“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强调教育者应追求真理,教学生做真人。
五大主张
行是知之始:陶行知认为实践是知识的开始,强调知行合一。
在劳力上劳心:他主张教育应结合生产劳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
以教人者教己:陶行知强调教育者应以身作则,先教自己再教学生。
即知即传:他主张学生一旦掌握知识就应立即传授给他人,形成“即知即传”的循环。
六大解放:陶行知提出应解放学生的脑、手、空间、时间、双手和身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深远影响,对当代职业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