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根据其具有的不同危险性,通常分为九大类。这些类别包括:
爆炸品:
这类物品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如摩擦、撞击或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会迅速燃烧或爆炸,产生巨大的能量和破坏力。例如,炸药、雷管等。
压缩气体和有毒气体:
这类物品在高压下被压缩或液化,一旦泄漏或受到外界刺激,如热或火花,可能会迅速膨胀并产生高压,从而造成破坏和伤害。例如,氧气、乙炔、氢气、硫化氢、氯气等。
易燃液体:
该类化学品是闭杯闪点≤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它们通常具有高度的易燃性,即使在低浓度下也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这类物品在受到外界刺激或与水反应时,可能会迅速燃烧或爆炸。例如,乒乓球、火柴、樟脑、白磷、钠、电石、锂等。
有机物和有机过氧化物:
这类危险品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毒害物:
是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放射性物资:
化学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化学品。例如,硝酸钍、夜光粉等。有放射性的物品,如镭、铀等。
腐蚀品:
这类化学品有腐蚀性。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本类物品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它腐蚀品。
其他危险品物资:
这是一个兜底类别,包括那些不属于上述八类的其他具有危险性质的物品。
这些分类有助于确保危险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