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专业理念与师德
职业理解与认识: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理解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热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个人修养与行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
幼儿发展与教育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与评价:能够制定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教育活动,具备巡视和观察幼儿状态的能力,掌握幼儿能力评价的方法和技巧,能够与家长沟通并提供有效的教育建议。
教育教学
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够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并进行灵活调整,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教育资源和材料,制定多样化、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具备有效的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
激励与评价:掌握激励幼儿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对幼儿进行合理评价。
保教管理
环境创设与利用:具备创设和利用教育环境的能力,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确保幼儿身心健康。
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支持和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专业发展与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团队合作与沟通:关注幼儿教育领域的新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参与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与同事有效合作。
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诚信和责任:遵守教育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偏袒、不歧视,保护幼儿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幼儿健康与安全: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组织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并落实安全预防措施,确保幼儿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安全。
爱与尊重:建立亲近、和谐的师幼关系,尊重幼儿的意愿,不使用体罚、精神或言语暴力,关心幼儿的情感需求,积极引导幼儿的情感表达。
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旨在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